“毕业9年抠出两套房”被骂上热搜 当事人吃糠咽菜亏待孩子?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“毕业9年抠出两套房”被骂上热搜,“抠组”却另有话说
来源:中国新闻网
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1月4日电(记者 袁秀月)最近,一则“女子毕业9年抠出两套房”的热搜引起网友热议。
一位名叫王神爱的女子每月工资储蓄率达到90%,一年用在买衣服上的钱不到100块。靠着这种攒钱的意识,毕业9年就买了两套房。
微博截图
“抠门”与“买房”联系在一起,很快便引起网友的大辩论。
有人认为,没必要宣传这种过分的节俭。
有人认为,这种生活方式不可取,“这只是活着,而不是生活”。
微博截图
有人表示,钱不是省出来的,是赚出来的。
还有人称,花钱才能让自己真的开心,“我就想背LV去挤地铁”。
也有人对网友评论不解,节俭为什么还要被嘲?
微博截图
“抠亦有道”
关于“抠门”的一个热搜为何引起如此大的争议?实际上,热搜中的视频只是片段,完整视频来自陈晓楠主持的访谈类节目《和陌生人说话》。
节目关注了豆瓣“抠组”,一个有着近百万成员的社区大组。其关心的是,为何那么多年轻人,会在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主动选择降低自己的物欲?
而王神爱便是豆瓣“抠组”的资深成员。
视频截图
在节目中,王神爱表示,自己追求的是极简生活,即“如非必要勿增实体”。她分享,自己曾在广告营销公司工作,见识到很多广告煽动大家的焦虑,不少人追求超前消费,透支收入去装点面子。在她看来,与其这样还不如靠低功耗的生活攒一套自己的房子。
视频截图
她讲究“抠亦有道”,不是占别人便宜。抠是一种取舍,一种智慧,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,用尽全力去努力生活。她也不是让大家一点也不要消费,而是不要成为金钱和物欲的奴隶。同样,她也强调,大家也不要变成抠的奴隶。如果不舒服了,或亲近的人不舒服了,还是建议大家做出改变。
节目中,王神爱提到自己的原生家庭,小时候妈妈给她钱,总是扔到地上让她捡,因为要让她知道钱是特别难挣的,每分钱都不应该被浪费。她从小就对钱特别有概念,大学期间便兼职赚钱,还没毕业就在小城买下一个小房子。房子给了她很大的安全感,每天回家就有一种“小刺猬回洞的喜悦”。
视频截图
“尊重每个人的消费观”
随着争议声越来越多,王神爱也在豆瓣发文回应,称三天多的采访拍摄最后剪成半小时,有很多话被删减了,包括大量“尊重每个人的消费观,别人消费不花我的钱和我没关系”这样的话。视频中也删减了所有关于如何便宜或者不花钱买东西的部分。
她强调:“大家愿意花钱就花钱,没有不让大家花钱。你可以骂我变态,神经病,发疯,都可以,但是别说我不让人花钱。还有就是祸不及家人,我没有做任何伤天害理的事情,请不要连着我家人一起骂。”
豆瓣截图
之后王神爱再次发文,对于有人说“她跟老公为了房贷,而吃糠咽菜亏待孩子”一事予以澄清,孩子没吃过一点苦。而房贷方面,由于她与老公的公积金还算比较高,完全可以覆盖房贷。
她还表示,自己没有囤积症,家里是极简风,以及重复用厕纸、洗洁精洗头洗脸都不是她干的。
消费浪潮不相信“抠神”故事?
其实,节目中王神爱呈现的只是一个个体的生活样本,她的消费观与她的家庭及生活经历息息相关。如她所说,别人花钱快乐,但她花钱不快乐,于是她主动选择了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。
在此过程中,她还总结分享了各种可持续、可复制的“抠门”方法,也给被动节俭的人一些力量,她认为他们“不是抠的人,而是认真生活的人,只要是认真生活的人,都是可爱的人”。
视频截图
从她的讲述中,我们能看到,社会发展变化在年轻人生活方式上的痕迹。有人认为应该及时消费,有人则践行极简的生活。
除了“抠组”,网上还出现了“消费主义逆行者小组”“丧心病狂攒钱小组”“低消费研究所”等多个社群。
为何那么多年轻人会主动降低物欲?有的如王神爱,逐渐认识到消费热潮背后的陷阱,开始对大肆“买买买”的行为予以审视,识破消费市场的套路,探讨什么是“智商税”,什么是“被创造的需求”。有的则是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思考,用实际行动来抵抗过度的欲望。
消费还是抠,其实只是不同的选择。大可不必因为不同就大肆辱骂,凭直觉生活固然可贵,但对生活反省的能力亦值得珍视。就如网友所说,人各有志,没有哪一种生活方式更好,但成年人应该学会尊重,接受别人与自己有不一样的人生轨迹。
声明: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焦点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焦点立场。